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 为坚决遏制涉氨制冷领域安全事故发生,舟山市新城消防救援大队聚焦涉氨企业高风险特性,从排查、指导、培训、演练四方面发力,构建全链条消防安全防护体系,全力守护企业安全生产与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拉网式排查,揪出隐患“病根”。大队联合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专项检查组,对涉氨企业冷库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合规性进行细致核查,严防因材料问题引发火灾隐患,同时逐一检查企业消防设施的配备完整性、过期情况及实操有效性,包括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消防栓能否正常出水、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等,建立“隐患清单+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闭环治理。
精准化指导,破解整改“难题”。大队依托助企纾困消防服务保障措施,逐一主动对接企业,了解消防技术服务指导需求,深入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创新运用“四诊疗法”,通过“望诊”掌实情,“闻诊”查隐患,“问诊”明职责,“切诊”抓整改对企业开展全面体检,现场解答技术疑问,提出科学整改建议,同时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日常巡查制度,从源头降低风险。
场景化培训,提升应急“技能”。大队针对涉氨企业员工开展专项培训,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消防法规解读、液氨特性讲解,强化安全意识。重点培训液氨泄漏处置流程、灭火器与消火栓实操方法、初期火灾扑救及疏散逃生技巧,并以消防站开放为契机,分批邀请辖区企业员工进站,让员工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夯实消防安全技能,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懂风险、会防范、能处置”的应急能力。
实战化演练,检验防控“实效”。大队结合涉氨事故特点制定专项救援预案,协同街道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开展联合演练。模拟液氨泄漏起火场景,重点检验现场侦察、警戒疏散、堵漏控源、灭火洗消等环节的处置效率,通过演练优化预案流程,提升联动应急响应能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