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 商贸楼宇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集市场零售、娱乐餐饮、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体量规模持续扩大、功能业态日趋复杂、安全生产风险上升,繁华背后隐忧重重。为此,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紧密结合当前火灾防控工作,围绕监管责任具体化、隐患治理系统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等方面,系统推进多业态商贸楼宇消防安全治理,全力将火灾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火灾隐患降到最低。

聚焦责任落实,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支队坚持政府牵头主抓、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属地街镇主导推进的工作模式,定期召开专项部署会、专题研讨会及阶段推进会,就强化单位主体责任、理顺监管职责边界、推动火灾防控措施落实等作出具体要求,落实细化到各级、各岗位、各人员,强化事前风险预测与事中精准管控,着力扭转“总体平稳、小灾频发、隐患量大、风险很高”的基本面。支队健全纵向责任体系,在原本“产权单位—物业管理(服务)单位——使用单位”的三方责任体系基础上,延伸建立“街道——社区——网格”的属地管理责任链条,同步建立横向责任体系,推行“一企一档”“一楼宇一承诺”制度,明确“产权人、物业方、使用方”三方主体责任,对责任落实不力的企业进行公示预警,并实施重点管控。
聚焦风险隐患,打通消防安全“生命线”。支队联合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商贸楼宇普遍存在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餐饮后厨油烟管道清理不及时、装饰装修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等重点问题,进行常态化、精准化的隐患排查整治,集中力量攻坚,限期整改销案。支队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建立详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和预案,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强整改过程的跟踪督导和整改完毕后的复查验收,形成“排查-登记-整改-销案”的闭环管理机制,并督促管理单位严格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年度检测制度,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等关键设施时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提升商贸楼宇整体防火能力。

聚焦防范意识,提升消防安全“处置力”。支队以“宣传提高意识、教育提高知识、培训提高技能”为目标,对商贸楼宇物业管理人员、安保人员、重点岗位员工(如餐饮后厨、电工、焊工)、普通商户员工等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精准化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内容涵盖消防法律法规、岗位火灾风险辨识、初起火灾扑救、消防器材使用、组织疏散逃生等实用技能,确保关键时刻能正确处置。支队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两微一抖”等平台,结合楼宇内的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电梯广告等载体,在重要节假日及大型促销活动前,精准投放用火用电、燃气安全、畅通“生命通道”等针对性警示信息,通过高频次、多维度、滚动式的宣传引导,切实提升全体从业人员的风险警觉与自我防范能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