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 为切实保障医患生命财产安全与医疗秩序稳定,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医疗机构人员密集、病患自救能力弱、设备隐患集中等突出特点,通过常态化检查、专业化演练、精准化宣传“三点强化”举措精准发力,全面拧紧医疗场所消防“安全阀”。

强化精准排查,扫除隐患盲区。支队联合卫健部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照《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要求,开展“清单式”隐患排查。检查各大医院重点部位,全面核查自动消防设施维保记录、消防控制室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整治疏散通道堆放临时床位、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危险品违规储存等共性问题。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隐患-整改-销号”闭环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通过“回头看”督查确保问题清零。

强化实战备战,提升处置能力。结合医疗场所火灾处置特殊性,支队开展“一院一策”精准备战。组织消防站深入辖区重点医疗机构开展“六熟悉”,全面掌握疏散通道布局、医疗设备分布、消防水源位置等关键信息,修订完善专项灭火救援预案。联合医疗机构微型消防站开展“1分钟到场、3分钟处置”联勤演练,模拟住院部电气故障火情,重点演练病患转运、伤员救护、初期火灾扑救等关键环节,手把手教授医护人员“提、拔、握、压”灭火技能。

强化全域宣传,筑牢安全共识。构建“分层分类+场景融入”宣传体系,实现消防知识全覆盖。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消防安全员开展消防安全专题培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行业标准,分析典型火灾案例,压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在门诊大厅、病房走廊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火提示,针对老年患者等群体发放简易逃生指南。督促医院开展新职工岗前消防培训,确保职工受训率达100%,每半年联合开展全员应急疏散演练,推动形成“人人懂消防、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为辖区医疗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