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9日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队领导要求,结合季节实际和特点,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六步走”,稳步做好高温天气作战训练安全工作。
加强风险研判预警。全市各地精准发力,着力强化高温天气作战训练工作的风险研判,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持续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关注辖区的天气情况和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天气预警信息,各大队指挥中心及时发布提示警示,督促基层消防救援人员落实预防应对措施。
扎实开展预防教育。全市各地主动作为,紧密围绕防中暑、防热射病等重点内容,结合近年来队伍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从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弦。认真组织开展水域救援、高温天气作战训练安全微课堂,认真学习掌握水域救援安全管控要点及高温中暑、热射病等疾病的发病原因、典型症状、预防措施、常用药品和急救方法等,切实提高预防意识和救治能力。
科学合理组织训练。全市各地瞄准靶心,压实组训干部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组训干部跟班训练制度。根据高温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实行错时训练。合理安排训练量,控制训练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训练。严格落实外出训练报备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训练。
强化安全管控工作。高温天气开展灭火救援时,各单位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全程跟踪参战人员身体状态,科学安排参战人员作业时间和休整时间。执行大强度、长时间的灭火救援任务时,安排体能素质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消防救援人员,并备足预备力量,及时进行轮换。参加水域救援时,严格遵守国家局水域救援“七条安全要则”;严格执行水域救援“五个绝不允许”和城市内涝六防措施。
全面做好物资保障。训练时,各单位在训练场备好降温凉水,备足冰袋、冰块、防暑药品等物资,配备AED急救设备;提供电解质水、葡萄糖、运动型饮料等防暑降温饮品。同步在执勤车辆上配备专用医药箱,配备足量防暑药品和充足的饮用水,定期补充更新,增配降温背心。期间,桐庐大队敦本务实,根据高温天气及时调整菜品和点心,全方位保证消防救援人员的营养摄入和饮食健康。
狠抓落实急救措施。作战训练期间,消防救援人员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出现大汗、头晕、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时,立即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补给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症状较重的第一时间送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与治疗热射病的医疗机构建立快速救治绿色通道,确保人员发病后及时送医,快速有效救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