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防消联勤”工作成效,促进防火与灭火工作的深度融合,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符合辖区地域特点的“防消宣联合模式”,通过排查整治、重点巡防、宣传教育、便民服务等举措,推动联勤效能几何式增长,实现防消联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全方位筑牢夏季消防安全立体矩阵。
党政领航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筑牢防线。部门协同联查共治,隐患清剿织密网络。按照“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认真研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从人防、物防、技防入手,加强与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联合整治机制,促进行政职能衔接和优势互补,确保从组织上、制度上、目标导向上、工作措施上层层压实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精准监管闭环问效,责任链条压紧压实。从“防消联勤”入手,深入松兰山、影视城、海影城、渔港古城等热门旅游景区及周边酒店、饭店、民宿等场所开展检查指导,重点对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督促各旅游景区和商户积极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工作,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重点巡防全域布防,执勤战备快速反应。采取“驻点执勤、全面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间断流动巡逻”的方式,全方位对“千年盛唐梦 光影入长安”二十五届影视嘉年华、“洄游渔光曲”主题活动、奔跑吧乐园开园盛典等活动中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实施立体防控,保障景区各项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专精队伍淬炼尖兵,山海战场砺剑攻坚。海域滩涂实训砺兵,新质战力提档升级。针对当前“赶海”潮流盛行,创新“消防+非遗”实战化训练,组织专职消防队联合开展滩涂救援实地演练,学习并了解了潮汐表、浅滩区域救援、舟艇救援、无人机抛投救援以及非遗“木海马”救援等常识和技术要点,提升队伍在复杂滩涂环境下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及现场处置能力,高效完成救援任务。实战演练常态拉练,应急体系迭代优化。针对辖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开展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应急演练,加强对重点单位的责任区“六熟悉”,严格落实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及各项训练安全要则,提升队伍实战打赢能力。科技强消装备赋能,立体救援全域覆盖。首创“蓝焰视卫”AI火灾预警系统,将千兆光网的高速传输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端-边-云”协同实现火灾隐患的秒级识别和精准预警;创建消防无人机“海陆空”救援矩阵,凭借其在海陆空全方位救援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将无人机作为搜救现场的战斗武器,设起灾害现场可视化“空中一张网”。
防消宣教融合创新,群防群治效能倍增。风险预判关口前移,靶向整治源头防控。结合“防消联勤”工作要求,分批次组织重点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培训,结合典型案例重点讲解常见火灾隐患及预防措施、火场自救逃生等相关知识,培养懂消防、会消防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宣教场景沉浸体验,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背景广播、提示牌等开展消防安全提示警示,通过固定电视、客房电视、楼宇电视循环播放消防安全提示教育短片,全面开展“消防亮屏”行动,同时借助“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多形式、多频次、高密度传播各类安全提示,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枫桥经验便民实践,建设服务前沿阵地。探索“枫桥经验”实践应用,充分发挥邻近城乡结合部中心地理优势,在营区门口建设“蓝焰青年”消防便民服务站,全天候免费为来往群众提供矿泉水、防暑药品、卫生纸等物品以及提供问路咨询、轮胎充气服务的同时,提升其消防安全意识,让“火焰蓝”成为最温暖的底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