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7日讯 为认真做好汛期抗洪抢险和水域救援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和能力建设,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紧扣实战需求,不断提升队伍水域救援实战能力,确保队伍始终保持高效备战状态。
聚焦三级联训,提升处险水平。支队构建“站级常态拉动、市级实战演练、支队级专业培训”三级联训机制,站级队伍聚焦装备核查、单兵能力、班组协同等基础科目,开展常态化拉动作业,市级队伍围绕急流救援、孤岛转移、风浪驾驶等复杂场景,组织开展实战化想定科目演练。集中师资力量开办水域救援轮训班,强化舟艇操作、绳索技术等专项技能。各队站结合辖区水域特点,实地开展“岸上、水中、舟艇、绳索系统”四大类训练,通过实操教学强化处置程序、装备操作及安全避险能力,切实提升指战员识险、处险水平。
聚焦实战演练,夯实专业能力。支队以“检查+演训+培育”形成管理闭环。结合“实地+视频”方式开展装备专项检查、专业队能力评估,全面整改隐患,确保人装“零故障”。围绕太湖沿岸、河道支流等灾情环境,联合民安、万里、蚂蚁等民间救援力量,组织市级水域救援专业队联合演练,强化临机决策与协同作战能力。以湖州消防水域救援实训基地为平台,培养专业教官团队,编写标准化训练手册,建立“理论授课+模拟实操+复盘评估”培育体系。
聚焦装备建设,抓好保障基础。在支队在日常执勤的基础上,对防汛抗洪装备开展全量盘点与维护,着重对救生衣、安全绳、手抬机动泵、排涝泵等抗洪抢险救援专业器材装备进行全面检查,建立“专人管理、专物专用”制度,杜绝装备带“病”运行、携“患”参战,确保器材装备时刻处于战备状态。同时,组织全员开展装备操作强化训练,确保每名救援人员熟练掌握器材性能与使用规范,通过定期拉动测试检验装备实战状态,最大限度释放专业装备在抢险救援中的技术优势,为高效处置灾情提供坚实保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