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0日讯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城市运行的“大动脉”,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火灾风险点多等特点。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实际,从源头管控、实战淬炼、宣传教育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全域交通运输领域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源头管控,严查设施设备,整治违规行为。各大队联合交通、应急等部门,对客运站、码头、公交枢纽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排查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完好情况,严格整治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违规充电等安全隐患。针对检查发现隐患问题,采取“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整改”模式,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同时,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增派力量,加大对候车区、车厢内违规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为的巡查力度,通过高频次、高标准检查,筑牢消防安全第一道防线。
实战淬炼,情景模拟演习,提升应急能力。各地组织指战员定期深入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实战化、情景式”消防演练,通过模拟公交车自燃、船舶火灾、客运站高峰期火灾等不同场景,全面检验从业人员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引导和应急救援能力。同时,消防宣传人员对公交司机、站务员、码头工作人员等进行“理论+实操”消防安全培训,重点讲解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及疏散逃生知识,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应急逃生等关键技能。
教育先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防火氛围。支队构建全方位宣传教育体系,实现精准化传播。在客运站、码头、公交车厢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消防宣传海报,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夏季防火提示;组织宣传人员深入公交始发站、枢纽站,向候车乘客发放图文并茂的《消防安全手册》,在车厢内张贴“一分钟学会灭火器使用”等简明图示。同时,积极发动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担任消防宣传志愿者,在日常工作中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