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5日讯 为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从源头解决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紧扣电动车火灾消防安全形势,整合资源,联合多方,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多维度筑牢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壁垒。
政府主导,健全责任体系。温州各地始终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纳入常态化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全环节消防安全监管。市政法委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列为综治全科网格核心巡查内容,重点加强充电停放行为规范。市消安委结合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对出租屋、高层住宅、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点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属地责任。针对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建立即时劝导机制,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集中充电场所实行限期整改、跟踪督办,确保形成管理闭环。
动态巡查,筑牢安全防线。温州各县(市、区)督促辖区街道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动态巡查,建立"巡查—整改—监督—巩固"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消防通道全天候畅通无阻。社区网格员每日重点检查出租屋天台门锁状态,确保紧急逃生通道畅通,全面排查露天阳台、窗台、过道等公共区域,及时清理堆放杂物;对住宅楼道内电动自行车违停充电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现场监督整改并做好记录;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开具整改通知书并建立台账,通过不定时"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各街道在消防车通道施划醒目标线和警示标识,在关键路段加装可移动式软桩,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并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群等渠道开展常态化宣传,通过"动态巡查+严格执法+设施保障+宣传引导"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意识引导,加大宣传教育。温州支队坚持以消防宣传“五进”活动为依托,发动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人员深入辖区住宅小区、群租房和人员密集场所等电动车停放区域张贴电动车火灾警示海报,给楼道内居民发放《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电动车消防安全提示》等各类宣传资料,提高居民群众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意识。同时,依托微博、微信、短信平台发送电动车火灾防范宣传知识,广泛宣传电动车安全停放、充电常识,引导群众购买、使用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教育群众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使用电动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