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1日讯 为全面做好沿街商铺火灾防控工作,嘉兴市港区消防救援大队以南大街社区幸福里·红色商圈驿站为依托,针对辖区人员密集、商铺众多、开放式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积极融入“消防元素”,引导群众从社区治理的“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助力“幸福商圈”防火工作赋能添彩。
建实“组织圈”,实现有效覆盖。大队通过构建“网格化+专业化”立体巡查体系,建立“三必到七必访”网格走访机制,每月开展商圈“汇声”议事会议,制定商圈工作清单、每月活动清单、服务项目清单。针对各类消防隐患整改难点,以及群众关于消防隐患整改诉求等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重点聚焦收集梳理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征集火灾隐患整改诉求42个,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20余个。
做实“网格圈”,推动有序参与。大队依托“商音嘹亮话共治”宣讲品牌,组建网格员平安“防火经”宣讲队,开展“敲门入户”行动,重点针对电动车规范停放、充电等问题进行宣传,切实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结合老街的地形地貌,大队以消防驿站为中心,深入勘察规划,制定出沿街商户和离主街道较远居民的自救逃生路线和集合地点,并将各类消防应急演练纳入每月常态化工作,持续完善消防服务功能。
凝聚“交流圈”,加强互联互动。为提升商圈消防安全网格化治理工作业务能力,大队依托“1+1+4”商社融合互助机制,积极探索以党建领航为指引、问需服务为保障、共同治理为路径的消防安全发展新模式。通过召开4次消防业务培训及研讨交流会议,开展7次防火主题宣讲,累计覆盖约 420 余人次,着力培养了一批“懂设施、会排查、能培训”的基层消防安全“明白人”。
激活“共治圈”,做到精准实用。大队通过社区聘请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微网格长”和“社区骑士”,结合商圈内南司弄、荷花池、庆元路等开放式小区特点,聚焦“小区飞线充电如何改善”“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如何提升”等重点问题,开展“消防驿站我当值”“邻里帮”“新力量共治”等居民消防安全自治服务项目,全面构建群防群治消防治理模式,实现末端消防安全治理精准化、高效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