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9日讯 为切实提升校园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其应对火灾的自救互救能力,舟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消防知识系统学习作为军训必修内容之一,深化集教育性、实践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新生送上入学安全第一块“敲门砖”。
开设理论课堂,加强知识储备。支队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实际效果、实施分类指导,全面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员以军训消防教官的身份,深入各中小学校,开设消防安全公开课。期间,消防员结合近年来典型的校园火灾案例,讲述了校园火灾事故的原因、日常防火常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技能等内容,并针对学校容易引起的火灾进行具体分析,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用火、用电安全,在潜移默化间增长学生消防安全理论知识。
开设应急课堂,提升逃生技能。支队以新生开学军训为契机,为全市中、高校新生上好火灾逃生课,将应急知识深耕于师生心中。期间,各地积极对接学校,科学制定演练预案,模拟学校可能发生的灾情,预设多个场景,组织新生举行疏散逃生演练,及时纠正疏散逃生中错误做法,促使新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吸收正确逃生自救知识。截止到日前,各地相继开展学校消防疏散演练29场次,共计5000多名师生参与演练,不仅让学校师生在演练中充分意识到疏散演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亲身体验,达到敬畏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开设互动课堂,实现兴趣增效。支队采取“互动+实操+趣味”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油桶灭火、水枪出水、器材体验等多频互动体验项目,与新生亲密互动,通过提升兴趣爱好正面引导学生重视消防安全,调动学生“学消防、懂消防”的积极性和投身消防宣传的热情。8月下旬至今,各辖区在中、高校先后举行“消防进军训”多频互动体验活动,学生们在消防员的“手把手”帮教下,设定不同火场环境,分批次亲身体验互动项目,使新生进一步了解了消防安全知识,正确使用灭火器械,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